“龟峰旭日”,号称“天下第一龟”。它是在燕山运动的造山隆起、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花岗岩;在喜马拉雅山运动大别山地区普遍形成的断块山基础上,由于多组岩体节理和裂隙,在长期风化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形如昂首吞日的神龟。
图/脚爬客手机用户2383
天梭石,又名冲担石,是龟首高处一块巨大的半悬空的、两头尖尖形似梭子的石头,因外观酷似天上仙女织布的梭子故得名。它是由长期的球形风化、雨水冲蚀及重力崩塌等化学及物理风化的作用下而形成,发育有多组岩体节理,形成于距今大约1.7亿年前的中侏罗世。
望儿石,又名打儿石,大约形成于距今1.7亿年前的中侏罗世,是地方级地质遗迹点。它的外形酷似一对母子双臂合抱在一起,故因此得名。传说凡是想得子的人,只要将石子从母亲臂弯的裂隙中扔过去即可如愿。
在观景台,抬头便可看到龟背上那块硕大的天梭石。同时,这里也是观赏龟峰山象形石的最佳观测点,可以遥望远处主峰山上昂首向天的巨龟。
从龟头下到平台处,向左上石阶,看到的花岗岩象形石就是“仙人脚”。其形成是古元古代大别山(岩)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包体,在出露于地表后,因和围岩的岩石相比,抗风化能力较弱,因此在经过漫长岁月风雨侵蚀后,最终形成形似人脚的凹坑。
试剑石,因酷似被神剑所劈开,故取此名。它是一块被一分为二的岩石,其两盘张开,最宽处大于80厘米。该岩石为燕山期松林湾单元黑云二长花岗岩,发育构造垂直节理(裂缝),走向为40°。因雨水常年沿岩块垂直节理冲刷剥蚀,裂缝慢慢加深和变宽而成,抑或是由于节理被裂解所致。
如意泉,又名升子井,位于化主庙旁。
泉水清亮,饮后生津止渴,延年益寿,
经常会有游客慕名前来饮用。
拜寿台,原名观景台,
位于龟首正下方。此处是,
最近距离观赏龟首的最佳地点。
望儿石,又名打儿石,
因酷似一对母子双臂合抱在一起而得名。
大约形成于距今1.7亿年前的中侏罗世,
是地方级地质遗迹点。
景区内有一颗千年古银杏,
它位于民俗一条街上。
是这处风水宝地的见证。
添寿顶,又名百岁顶,位于龟首之上。
凡登上龟首者,沾神龟之灵气,
胆量倍增,且延年添寿,故有此名。
赐寿亭,位于龟首300米处。
赐寿亭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塑像,
来此的游客都会前去拜一拜,接受赐寿。
抗战胜地石刻,位于棋盘石以北10多米处。
石刻上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长张淦,
所刻的“抗战胜地”和五言诗。
亦是一段让人难忘的民族记忆。
能仁禅寺,位于龟峰山巅。
原名普化寺,始建于汉恒帝年间,
是我国佛教最早的寺院之一。
不幸于解放前毁于兵火之中,
目前,能仁禅寺正在复建中。
杜鹃博览园,位于美丽的龟峰湖畔。
因其外形酷似北京鸟巢,
而被众多游客赞称为“湖北鸟巢”。
汇集了世界各地近千个稀有品种的杜鹃花。